中南建设的正确打开方式:建筑+地产双轮驱动
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房地产行业进入降速时代,单纯的地产开发盈利模式难以为继,需要探索新的业务,为后续增长提供新的载体,因此,TOP30的很多房企都在通过多元化产业发展来规避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与近年来刚刚启动转型的房企不同,以建筑业起家的中南建设(000961.SZ)早已整合集团产业协同发展,发挥全产业链联动优势。
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这样描述第一、二条曲线:到某个时刻,第一曲线将不可避免地达到巅峰并开始下降,这种下降通常可以被延迟,但不可逆转;第二曲线必须开始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之前,这样才有足够的资源承受在第二曲线投入期最初的下降。
对此,中南建设董事兼总经理陈昱含表示,公司会顺应行业发展,加快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整合中南置地和建筑的各自业务优势,在代建和EPC领域加快探索和拓展,同时在地产开发和城市基建领域输出更多管理能力,让生意模式变得更轻更有价值。
大力发展建筑板块,增加抗风险性与业绩确定性
得益于较强的发展实力和富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中南的多元化布局较早,在多数企业刚开始探索非地产业务时就已经取得了不俗成果,其上市主体中南建设更以“建筑+地产”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独树一帜。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筑板块稳定的收入增长早以成为了其平滑房地产行业波动的重要压舱石。
从政策导向和业务协同性来看,中南建设的建筑业务紧密跟随国家十四五战略导向,且建筑与地产业务的双主业协同,有助于公司平稳穿越周期。具体来看,建筑业务在PPP、EPC业务上的探索,有效拓宽了中南建设业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公司建筑板块和房地产板块,均可进行多债券品种独立融资,相比于传统地产企业,无疑增厚了公司应对单一行业风险的安全垫。
尤其自今年以来,中南建筑板块加快转型升级,完成了包括杭州规划建设体量最大的综合管廊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南京地铁宁句城际线全线贯通、绍兴市地铁1号线柯桥客运站站东区基坑主体结构封顶、深圳“前海模式”内地复制首个样本丝路(西安)前海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等重大成果,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专业保障。
自然,伴随着业务的持续开展,中南建设建筑板块也迎来了营业收入、合同金额的双重增长。中报数据显示,公司建筑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17.2%,新承接(中标)项目合同总金额153.1亿元,同比增长3.3%,3亿元以上项目17个,占新增合同额的53%。
全产业联动,构建中南特色永续经营力
“地产+建筑”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夯实了中南建设的生产底盘,更是中南特色永续经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特色永续经营能力强调两主两辅多联动,两主是中南建设旗下地产和建筑两大核心业务板块;两辅是城乡建设和运营,多联动是指中南控股旗下的相关业务板块的有效联动。
与发展后期才开启多元化增长曲线不同的是,成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中南建设历经了创业、突围、扩张、转型、发展等多个阶段,对多元化产业联动早已摸索多年。在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整个中南集团形成了“4+1”的产业布局,即中南置地、中南建筑、中南高科、中南实业、中南教育,分别聚焦于房地产、建筑、产业园区、投资、教育五大领域,拥有围绕地产和建筑两大主航道的完整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近年来,中南集团整合旗下优秀资源,聚力发展,促进中南住宅、TOD、文旅、小镇等多业态的共生共荣。多产业的联动,也使得中南建设在城乡建设和运营领域具有相当潜力和特色,除前期南通CBD、盐城城南新区、海门城南新区等一、二级开发建设外,还进一步获取了海门足球小镇、常乐张謇小镇、南宁那马项目、云南普洱项目等产城联动及文旅小镇项目,其“地产+”模式探索逐渐成型。
另外,在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中南建设富有前瞻性地进行了多项布局,通过绿色运营探索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内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最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公司在节能、绿色建筑领域拥有50余项国家专利,已建设各类型绿色建筑项目40多个,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据了解,其NPC技术落地十余年,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缩短工期近三分之一、减少63%每平方米耗水量、减少87%木模板使用量、减少91%建筑垃圾产生量。
在房地产行业进入资源主导的大周期阶段,无论是开发商、制造业还是金融资本,进入地产行业的目的无外乎将优质资源收入囊中,以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围绕地产开发和大基建领域,中南正聚焦国家十四五规划期间面向都市圈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产业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等若干机遇,紧密形成组织及业务合力,而主打“建筑+地产”的中南建设也将在历史机遇和行业再平衡过程中获得更多发展空间。